这本是朱世会主导的一次左手倒右手游戏,目的是,助力先导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先导电科”)曲线年前,朱世会在广东创业,从破局稀散金属目标起步,开始了长达30年的产业长征,打破了垄断,先导科技集团成为首个实现国产化大尺寸ITO旋转靶的供应商、全球领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提供商。朱世会也被称为稀散金属之王。
朱世会长袖善舞。通过并购,他的垂直一体化产业布局更趋完善。与此同时,通过并购,朱世会还打造了包括光智科技、万业企业(600641.SH)、上工申贝(600843.SH)在内的先导系。
科技突围与资本布局,朱世会双线推进。不过,其资本运作也有不顺之处。先导稀材IPO上市失败,接力的先导电科曲线上市折戟。
先导系旗下三家公司亟须突围。光智科技主业已连亏4年,万业企业今年一季度出现亏损,上工申贝也是连续亏损。
旗下资产证券化遇阻,先导系急需施援手,如何将二者有机融合,朱世会面临考验。
与很多人成为富豪的创业目标不同,朱世会从创业开始,就抱有一个十分清晰的目标——打破国际垄断。
公开信息显示,1967年出生的朱世会,是安徽蚌埠人。朱世会毕业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系,后进入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公司、广州住友商事等企业。
相传,在广东省对外经济发展公司工作期间,朱世会发现,由于高纯度稀散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核心技术当时被日美等大厂垄断,中国的稀散金属原材料(镓、锗、铟等)只能低价卖给这些公司,它们在完成提炼加工以后再高价卖给中国。
亲眼目睹廉价卖、高价买,朱世会受到了很大刺激。让中国掌握这些技术成为他的目标。
朱世会决定下海创业。1995年,他在广州开发区成立工厂,致力于稀散金属材料的研发与创新。
至于朱世会是如何掌握高纯度稀散金属及其化合物提成等核心技术,目前,尚未见朱世会及其创立的先导科技集团公开披露。坊间传闻是,朱世会“偷师7年”。
传闻称,朱世会加入广州住友商事,目的就是学习技术。住友商事的金属工业部,其中有一项重要业务就是提纯稀散金属,朱世会是产品经理,这给他提供了“偷师”机会。
一呆就是7年,2003年,朱世会离开广州住友商事,并在广东清远成立广东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(简称“先导稀材”),真正开始创业。朱世会以四台氧化硒炉起步,请了10多个员工,撸起袖子加油干,解决了13N锗、LYSO晶体、ITO靶材、ZnSe红外材料等多种关键材料的技术难题。
朱世会创业,遇到了千载难逢之机。当时,光伏产业爆发,国内稀散金属的市场需求猛增,朱世会恰逢其时地获得了“一日千里”的大好机会。
朱世会抓住了机会,先导稀材迅速成为全球最大碲化镉太阳能电池材料供应商。到2011年,先导稀材年营业收入达19亿元,掌握了硒、碲等金属的全球定价权,美国First Solar1为其一大客户。
2019年,朱世会以42亿元竞得昆明泛亚交易所核心资产,一举控制中国80%的镓、锗、铟等战略金属矿源,奠定“稀散金属之王”地位。
2017年,朱世会二次创业,成立先导薄膜(后更名为先导电科)瞄准半导体核心材料——溅射靶材。当时,全球80%市场被日本、美国、韩国企业等垄断。
5年后,朱世会成功突破,先导电科成为国内唯一磁存储靶材供应商、全球首家交付G4.5代高迁氧化物靶材、量产高世代ITO靶材,打破了垄断。
根据官网,2013年,朱世会首次试水,收购了卡佩勒颜料(天津)有限公司环保颜料业务,2014年,与全球材料科技集团优美科合资在清远设立合资公司,制造ITO靶材,弥补中国高端ITO靶材市场的空缺。
2017年,朱世会收购优美科ITO靶材业务和合资企业100%的股权,并更名为先导薄膜。随后,朱世会又相继收购了贺利氏(新加坡)磁存储靶材工厂、湖南诚元有色金属公司,以及西班牙、韩国等多家公司。
30年产业长征,朱世会创立的先导科技集团,是首个实现国产化大尺寸ITO旋转靶的供应商,全球三大红外材料供应商之一,也是化合物半导体衬底产品的核心供应商,全球知名太阳能生产商的战略合作伙伴,为全球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一体化解决方案。
2010年左右,先导稀材启动上市计划,最初的目的地是港股,但后来又转回A股,申请创业板上市。2012年3月,因持续盈利能力受到质疑,先导稀材的IPO上市被证监会否决。
朱世会调整策略,将上市梦想寄托在先导电科身上。为此,朱世会还做了两手准备。一方面,推动先导电科IPO上市,另一方面,如果不能IPO上市,则选择借壳上市。
在此之前,先导电科进行多轮融资,合肥产投集团、中金资本、比亚迪、中石化、特变电工集团、明阳智能、中电基金、中国中化高新产业基金、中船集团海洋基金、五矿创投、SK中国、大湾区基金、招商致远等一大批资本参与认购。2023年6月,先导电科完成股份制改造,估值已达209亿元。
2019年,朱世会通过旗下的粤邦投资受让股权及表决权委托等,取得中飞股份控制权,随即将其更名为光智科技。
2024年2月18日,先导电科在江苏证监局进行辅导备案登记,准备冲击A股IPO。
受市场环境等因素影响,朱世会放弃了直接IPO。2024年10月,光智科技披露了一场资产重组大戏,当时市值30多亿元的光智科技拟鲸吞先导电科。
朱世会还同时进行另外一场资本运作——25亿元入主万业企业,并成为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的控股股东。
在IPO方面,从先导稀材IPO折戟,到先导电科无奈调整上市路线,如今,先导电科曲线上市计划也宣告失败。
6月27日晚,光智科技发布公告,终止与先导电科的重大资产重组,原因是外部环境较本次重组筹划之初发生了一定变化,公司与本次交易的部分交易对方就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。
先导电科堪称是优质资产。公司专注于溅射靶材和蒸发材料的研发与制造,产品广泛应用于新型显示、光伏、半导体、精密光学、数据存储及特种玻璃等领域。先导电科不仅是国内唯一进入磁存储靶材领域的供应商,更是国内首家交付G4.5代高迁氧化物靶材,并率先实现高世代液晶显示面板用ITO靶材的生产商。
根据此前披露的信息,2022年、2023年及2024年上半年,先导电科营业收入分别为21.87亿元、28.83亿元、15.86亿元,净利润为4.66亿元、4.11亿元、2.61亿元。
因为重组先导电科,光智科技的股价一度暴涨逾4倍,股价最高达115.55元/股。这说明市场对先导电科给予了充分肯定。
2019年,朱世会入主光智科技。2021年至2024年,光智科技的营业收入从7.24亿元增长至14.55亿元,翻了一倍。而其扣非净利润连续亏损,亏损额分别为0.14亿元、1.29亿元、2.55亿元、0.37亿元,四年合计亏损4.35亿元。
今年一季度,光智科技实现营业收入4.71亿元,同比增长101.02%;归母净利润、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56.56万元、638.88万元,同比实现了扭亏为盈,但属于微利。
万业企业的经营状况也不佳。2023年、2024年,其营业收入分别为9.65亿元、5.81亿元,同比下降16.67%、39.72%;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.51亿元、1.08亿元,同比下降64.32%、28.85%,营收净利双降。2024年,公司扣非净利润为亏损0.55亿元。
今年一季度,万业企业的营业收入猛增94.09%,达到1.92亿元,但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048.58万元,同比亏损扩大。
朱世会虽然不是上工申贝的实际控制人,但控制了上工申贝第一大股东。继2024年亏损2.44亿元后,今年一季度,上工申贝亏损2505.55万元,同比盈转亏。
资产注入失败,接下来,朱世会将会有哪些动作,同时化解旗下资产证券化及先导系经营困境?
主管QQ
站内信联系电子邮箱
站内信联系